卡车炮的故事(二)鱼龙混杂的时代
首先纠正一下昨天跑火车出轨的地方,66式的身管是34倍径,不是24倍,写错了。然后以色列通过与南非的合作,间接获得了布尔博士的遗产,但毕竟很可能是他们弄死了布尔博士,所以这个“好学生”的引号还是不能省。再有就是买8轮“凯撒”的是丹麦,不是比利时……
书接上文,昨天咱们说到了泰国的ATMG。虽说相比“凯撒”,ATMG只能算是“降档”型,但其实它在卡车炮领域,绝对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它更“低端”的卡车炮,那是满坑满谷的。
那么卡车炮的“低端”具体表现就是:炮更低端、车更低端,或者自动化系统更低端、以及系统设计更加不完善。这类卡车炮主要的优势就是比牵引炮省去了架设和撤收的麻烦,但相应的,绝大部分付出了射击精度下降,有的还有射速下降,或者弹药减少之类的问题。但是,毕竟价格低廉、门槛很低,所以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是一种提高炮兵作战能力和生存力的手段。
我们盘点几种比较典型的“低端”卡车炮。
首先,是IS恐怖分子瞎JB改的卡车炮,直接把122炮装在卡车底盘上,基本上这个炮啊,也就是看个声光效果罢了,因为火炮根本不稳定,炮弹都不知道往哪飞……
古巴“木星V”卡车炮:
这种车使用乌克兰KrAz牌6*6卡车底盘,安装M-46型130毫米加农炮。
用60年代的卡车装50年达的炮,放在“木星5”出现的2006年,可以算是老的不行。而M-46加农炮就更老。该炮作为古巴自行开发的武器,自然也谈不上什么自动化测地、放列,或者数字化火控之类的技术了。连自动装填也没有,不过古巴的技术人员还是贴心的在车体中部增加了供炮班成员乘坐的座舱,可以容纳炮班的6个人,火炮本身直接固定在车体尾部,唯一的自动化系统可能是尾部的液压驻锄。由于该炮有一个完整的炮班,所以手动装填还能维持6-8发/分的射速。至于射击精度,那不用说是肯定要比牵引式M-46有所降低的。但是总的来说由于其底盘越野性能还算不错,所以实际上它的性能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就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卡车炮,具有卡车炮最关键的,快速放列、快速撤收的特点,这是它比牵引炮具有优势的主要方面。其成本不用说,也算得上相当低廉,适合古巴的国情。
古巴还有一种同样用KrAz底盘,安装A-19型122毫米加农炮的自行火炮,称为“木星4”;以及装D-30型122毫米榴弹炮的“木星3”。
古巴还有直接将122炮架在卡车底盘上,然后装四个液压支撑脚的型号,其实由于炮本身轻一些,假装四个支撑脚后形成一个稳固平台,这样的卡车炮射击精度还要好一些
与古巴的卡车炮相比,叙利亚国防军使用奔驰卡车底盘改装的卡车炮,卡车本身高级一些,毕竟奔驰8*8底盘,但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比较简单的将炮架在车后部,然后增加一个液压驻锄。实际上由于火炮开火时炮的震动就直接作用在车体上,所以对精度当然也会有不利的影响。
那么埃及的130卡车炮就比这俩高级一点……高级在哪呢?嗯,它用的卡车不太行,只是用了乌拉尔6*6卡车底盘而已,但是呢,你看这个炮尾位置啊,装了个数字化终端。有了数字化炮兵系统,可以提高瞄准速度,当然,精度方面嘛,一样是用车本身作为一个支点,后面放下两个驻锄,精度自然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同样,埃及也有装在乌拉尔卡车底盘上的122毫米车载炮,性质差不多。
叙利亚战争早期,叙利亚军队广泛使用重型平板车来牵引M-46火炮,因为传统的牵引火炮的车轴设计决定了它无法在牵引的情况下上高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行驶速度,那么时间长了,叙利亚人自然就会想,为什么不直接把它装在车上打算了?反正这年头,重型卡车可没有当年那么金贵了
基本上,这类卡车炮,实际上就是装在卡车上能够快速撤收和假设的牵引炮——之所以在这些火炮服役初年各国没有这样设计,是因为当时重型卡车还比较金贵,在能够使用中型卡车牵引拉着走的年代,自然没有必要把炮直接驼在车上。
毕竟早年间牵引重型火炮,用的还是慢吞吞的拖拉机呢……
看这三种车,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驾驶室都加装了一定的“装甲”但这装甲明显又防不了弹,那是为什么这样呢?
嗯,这个问题不错。咱们回顾一下咱们自己的卡车炮,可以注意到有这么一种早期原理样车。
SH-1的最早原理样车,该车采用的是45倍径155毫米炮,炮口就在驾驶室上方。结果试射中发现炮口超压直接扫过驾驶室,里面待不了人,甚至会造成驾驶室结构损坏,既不利于快速反应,还会对车本身造成损坏
所以到了SH-1上,就把驾驶室往后挪了,而且驾驶室和车头都加装了一定的装甲,不过从上面的介绍也可以看出,虽然SH-1已经和“凯撒”一样,具备了数字化炮兵系统,有自动推弹装置,而且备弹量还比凯撒高,但是根据初样车试验的结果,并未在车前部安装千斤顶,因为这种方式并不能显著提高精度
这就比较明白了,对于车载炮而言,随便用一个卡车底盘装炮,再怎么精心设计,精度也就那么回事儿了。不过,在采用一些针对性的设计后,可以把这种震动对精度的影响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新加坡开发的卡车炮也是这样的设计
以色列方案是一套比较成熟的,对现成卡车和火炮进行组合,并使之达到相当数字化程度的设计方案,除了上次提到的泰国,印度国营兵工厂也与以色列合作,搞了样炮
用这种“后两点”支撑结构的卡车炮,也不是没有高级货,除了SH-1和“凯撒”,还有瑞典“弓箭手”,这种炮使沃尔沃A30D全地形铰接矿山卡车底盘,火炮和自动装填机共同升降,具备自动装填功能,全自动装填,可算卡车炮中的豪杰……当然了其造价也是相当厉害,据称仅成本就高达450万美元,和“凯撒”出售给法军的合同价差不多,克罗地亚曾经打算买24门,但最后因为太贵,买了“便宜”的德国Pzh-2000……换句话来说,这玩意比履带式自行火炮还贵……当然这种已经肯定算是脱离了卡车炮“廉价”的“初心”了,毕竟欧洲东北人,财大气粗
当然也有例外
塞尔维亚的B-52卡车炮,采用155毫米52倍径炮,炮向后射击,有四个坚固的支撑脚把炮就给稳住了,这样射击精度固然有提高,但对于卡车炮的精髓——快速架设、快速撤收又形成了矛盾了
印度塔塔研制的卡车炮也是这个思路
但这还没完,这种现成卡车底盘+现成炮的设计,说到底还是有一定的“凑合”意思在里面。
那么难道就不能专门为装炮设计一个底盘嘛?或者,为了装炮进行针对性的改造设计?
你还别说,有。
这就得先说一下武汉枭龙越野车公司了。该公司生产的“枭龙”越野车据称是100%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不亚于世界上最好的越野车品牌乌尼莫克的枭龙越野车。该车目前在国内武警,军方都有一定的使用——而他们就开发了一款从设计之初就立足于卡车炮底盘这个特殊领域的车辆:枭龙-TB
该公司网站如此介绍:该车采用长头驾驶室,防弹车身,可搭载国产136kW或150kW柴油共轨电喷发动机,也可搭载进口160kW柴油发动机,配有非独立悬架门式桥,变刚度大行程螺旋弹簧,采用全时全轮驱动,装有轴间和轮间差速器和差速锁,并装备有中央充放气系统,气顶油盘式制动器。适合各种气候条件及海拔高度,还可根据要求选装适合极端环境的特殊装备。
是不是觉得这个官网图片少了点啥……?
是不是突然就觉得这个画风就对了!?这是黎巴嫩用户使用的枭龙-TB,往上面装了一门古老的美制105毫米榴弹炮……
相比之下,越南人搞的这玩意……也就比ISIS强点有限吧
简单点说,枭龙-TB作为一种专门为卡车炮底盘设计的底盘,它采用了不少减少震动,提高精度的设计,因此基本上,只要是它承载范围内的炮,装上去,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装国产122榴,就构成了SH-2卡车炮
和那些“凑合”卡车炮相比,SH-2的一大优势是直接在车内装了炮兵数字化系统,炮长可以直接在驾驶室内进行控制
当然解放军自用的122毫米09式卡车炮,还是主要强调廉价性,从这张图里我们也可以看到09式上数字化炮兵系统终端控制面板的安装位置……就驾驶室顶上那个圆圆的小舱盖上……(舱盖内侧有个屏幕,打开一个保护盖就可以操作,这个设计非常……我国特色)
今年珠海航展,保利集团展示的152毫米卡车炮展示了“枭龙”底盘的潜力究竟有多大,66式152炮,加上数字化系统,加上越野性能很好的卡车炮底盘,对于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这个炮将会很有吸引力,总比他们继续折腾乌拉尔卡车底盘强多了……
至于PCL-181和SH-18这两款炮,两者相似之处颇多,它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由泰安特车按照卡车炮特殊要求改进的底盘,因此虽然采用和“凯撒”类似的后两点支撑设计,但射击精度可以达到和牵引炮相当水平。同时,它的携弹量可达28发,足以满足若干次效力射的要求,比“凯撒”还是要强。再有,它的数字化水平更高,与PLZ-05A基本相当。当然,价格要比05式便宜得多,未来该炮将取代此前部队大量装备的66式榴弹炮和59-1式130毫米加农炮,作为集团军炮兵旅的重要装备,广泛装备